
回高雄,其實不遠
只是在大節日時,車程時間就會乘以兩到三倍
時間和体力大多都耗費在車程上
精神可是要睡好幾天才補的回來!
開車的辛苦,坐車的也累
為了體恤辛苦的臭比,決定搭高鐵回鄉,
第一次搭高鐵回婆家,也是我們臭比第一次搭高鐵!
平常開車總是看我嘴巴開開一路流口水睡到高雄
這回總算可以輕鬆的一路玩psp回家嚕
雖然結婚才剛滿一年
因為我們是三月份結婚的
所以今年已經是第二次回高雄掃墓
還一直天真興奮的以為
這是我們婚後第一次回去高雄掃墓…= =
呃…年方三十,理應記憶不該差成這樣才是
怎麼去年的事我就都忘光了,而且沒有半點印象呢?!奇怪了…
原來
去年的清明
是在高燒和伏冒熱飲中恍惚的渡過
昏沈的睡了好幾天,所以才會完全沒有清明節的記憶啦…~”~
起了個大清早梳洗後,快快到廚房去當小幫手假裝乖媳婦
看見婆婆在準備皇帝豆、蘆筍、豆干、高麗菜、煎蛋、等食材要拜拜,慢慢憶起了去年清明的記憶…
那時一邊吃潤餅,還一邊問疑惑著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
過了幾十年的清明節
從來就沒聽說過清明要吃潤餅
而且餡料居然還有麵條、和糖粉(噁)
在我的邏輯裡潤餅應屬鹹味食物,裡頭不就是包菜類和肉類嗎
怎麼會有人包麵條…而且還是加了花生糖粉這種甜的口味
幸好潤餅可以自己包,餡料能夠自己挑
否則我可能會連吞下去都有困難…
(因為我不敢吃甜的潤餅啦>
婆婆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
只知道從小就是這樣看長輩準備
延續下來的習俗
好奇寶寶上網找了一下資料
原來清明節的食俗源於寒食節,在寒食節禁止生火煮食,
只能吃備好的熟食、冷食。
寒食節起初是一個月,後來逐漸縮短,
從七天、三天逐漸改為一天,寒食節和清明節也就合二為一了。
我們北部大多是吃草仔粿,南部則是潤餅
但都是遵循寒食的傳統
就像端午節肉粽北部都是先把米炒過再包入粽葉裡
而南部則是將生米和材料一起包入竹葉裡蒸的差異
南北就是這麼大不同
一樣的節日,卻是用不同的方法過
真是有趣…呵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