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有一則寓言故事,蘊涵了深刻的做人哲理。

趙秀才與錢商人死後一起來到地獄,閻王看過功德簿後對他們說:「你們二人前生沒有做什麼壞事,我特准你們來生投胎做人。但現在只有兩種做人的方式讓你們選擇,一種是做付出的人,一種是做索取的人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需要過付出、給予的人生,一個人需要過索取、接受的人生。」閻王說完,便讓趙秀才和錢商人慎重考慮後再做選擇。

趙秀才心想,前世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,有時還填不飽肚子,現在准許可以在來生過著索取接受的生活,也就是吃、穿都是現成的,我只用坐享其成就行了,那樣不是太舒服了嗎?想到這裡,他第一個說道:「我要做索取的人。」

錢商人看到趙秀才選擇了來生要過索取、接受的人生,自己只有付出、給予這條人生之路可供選擇,沒有別的選擇,他還想到自己前生經商賺了一點錢,來生就把它們都施捨出去吧。於是,他心甘情願地選擇了過付出、給予的生活,做一個付出的人。

閻王看他們選擇完了,當下判定二人來生的命運:「趙秀才甘願過索取、接受的人生,下輩子做乞丐,整天向人索取飯食,接受別人的施捨。錢商人甘願過付出、給予的人生,下輩子做富豪,行善佈施,幫助別人。」

一個人在選擇人生時,其實也在選擇態度。態度決定一切!誰懂得付出與給予,他自己人生的結局總不會太壞。

付出、給予,這是我們立身成人之本。我們懂得付出,就永遠有可以付出的資本;我們貪圖索取,就永遠有必須索取的企求。付出越多,收穫越大;索取越多,收穫越小。人生就是由這樣一種慣性趨勢操縱著,我們生存在什麼樣的狀態下,這種狀態就會像滾雪球似的,越滾越大。只要我們養成付出、給予的習慣,我們就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可供付出、給予的資本。

《李嘉誠的做人之道》一書中展示了李嘉誠這位「千億富豪」的拳拳愛國家、愛人民之心。李嘉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:「錢來自社會,應該用於社會。」他在取得巨大的物質財富之後,便積極推行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慈善事業。為了替他在大陸的家鄉人民做一點事情,李嘉誠在百忙之中,親自在汕頭選擇校址購地建立汕頭大學,他出資數億港元為學校購置最現代化的設備,還物色教授,捐贈大量的電子教學儀器。一九九一年,中國大陸華東地區遭受特大洪水災害,李嘉誠個人捐款五千萬港幣,成為當時個人捐款最多的企業家。

子曰: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」因為我們的付出和給予,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樂,而這種幸福和快樂,最終也會降臨到我們自己的身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交心,拓展人脈的基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櫻櫻 的頭像
    櫻櫻

    1025610355

    櫻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