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視野有多大,事業就有多大;思想有多深,基業就有多深。能忍之人,如潛龍在淵,不發則已,一發必勝。
人活著必須忍
古人常說,「忍」是心上一把刀,有誰情願在刀下生活,折磨自己,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?但是,實際生活、工作中,不管你喜歡不喜歡,情願不情願,客觀環境就要求你忍,不忍不行,哪怕如刀刺心,你也必須忍。「忍之須臾乃全汝軀」,能忍則安,全身遠禍。
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說: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,因一時意氣遭災惹禍、身敗名裂的事例是很多的。所以無論從公、從私,忍在很大意義上就是客觀條件對人類的制約,而且是一種高度文明的、秩序化的制約。
春秋晚期越國的國君越王勾踐,越王允常之子,西元前465年繼位,長達32年,他是春秋時期最後的一位霸主。
勾踐即位時,鄰國吳國的國君是闔閭。
由於他的父親允常不願意幫助吳國來打楚國,又支持闔閭自立,從此兩家就結下了怨仇。闔閭趁越國有喪事之機,興兵討越。混戰中,越軍射死了吳王,加深了雙方的仇恨。夫差繼位後,發誓要報越國殺父之仇。西元前494年,在吳越夫椒戰鬥中,勾踐被他們打敗了,同時被他們困在會稽山。
勾踐雖然打了敗仗,但他聽取了臣下范蠡和文仲的意見,答應他們卑辭向吳國求和,等待時機一到以再圖大業。文仲透過吳臣伯喜否說服吳王接受了越國的求和,勾踐夫婦入吳為奴,在闔閭墓旁的石室裡餵養馬匹。他們小心翼翼地侍候著吳王,對他也是百依百順,忍饑受凍,他們也絲毫沒有什麼怨言。就這樣整整過了三年,吳王終於相信了他們是真的已臣服了,於是決定放他們回他們的國家。
回到了越國以後,勾踐再次遷都會稽,重修政制,用極快的速度復興自己的國家。他尊賢禮士,敬老恤貧,以百姓為念。為了牢記亡國之痛、石室之辱,不讓舒適的生活消磨了意志,他撤下錦繡做成的被子,鋪上柴草褥,吃飯時先嘗一口懸在床頭的苦膽,給後人留下了臥薪嚐膽的成語。後來他又頒佈了一系列法令,發展生產,增加人口,減緩刑罰,輕徭薄賦,博取了軍民的愛戴之心。他命令國中男女入山採葛,趕織黃絲細布獻給吳王,表示自己的忠順,用來麻痹對方。而這一招也很有效,吳王一時高興增加了越國的地界,從而也放鬆了對勾踐的警惕,他認為勾踐是真的屈服於他了。
勾踐與君臣們心連心,大家共同努力,發憤圖強,國勢也不斷地強大起來,而吳國呢?卻一天天走向衰敗。經過了近十年的耐心等待,西元前482年,勾踐趁吳王發兵北征之機,發動了復仇戰爭,越國大獲全勝。但考慮到吳國實力猶存,勾踐答應了伯喜否的求和之請。西元前四七五年,越軍攻打姑蘇城,圍了兩年以後,最終攻下了這座城,夫差逃至姑蘇山。歷史驚人地重演了,這一次品嘗勝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踐。夫差當時就自殺了,越國從而吞併了吳國。因此,勾踐成為春秋末年政壇上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。
忍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,是一種高尚的情操,也是儒家文化提倡的精神。忍耐的態度,通常是由家庭生活學來的。一人要忍耐,必先把脾氣練好,脾氣好就能忍耐下去。家庭的生活賦予我們練習忍耐的機會,因為在家庭中,子忍其父,弟忍其兄,妹忍其姊,侄忍其叔,婦忍其姑,妯娌忍其妯娌,自然成為多代同堂團圓局面。
這種日常生活磨練影響之大,是不可忽略的。以前唐朝的張公藝九代同堂,唐高宗到他家問訣竅。張公藝只請紙連寫一百個「忍」字。這是張公藝的幽默,是對大家庭制度最深刻的批評。後人不察,反拿百忍當傳家寶訓。自然這也有道理。其原因是人口太多,聚在一起,若不相容,就無法安身,在家在國,同一道理。能這樣相忍為家者,自然也能相安為國。
在現代或者是將來,「忍」對於成功都有著極其可貴的作用。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團體,「忍」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忍是一種能力,是一種素質,也是一種修養。同時,忍在人與人之間也是不可缺少的,人有了忍耐,走向紛繁的人與大自然之間,複雜的事情就覺得簡單化了。因此,不管社會發展潮流趨勢如何,人活在世間中,忍耐還是要繼續發揚。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發生了些矛盾,更應注重於忍。正如常人說: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這也就是忍的結果。
忍是一種智者的選擇,只有忍住了暫時的種種不利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巔峰,所以說忍是一種超越坎坷的力量。
資料來源:氣度決定寬度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